精华导航游艺风首页 | 资讯 | 机台 | 游艺风社区 | 图片频道 | 展会信息 | 游艺风英文站
当前位置: 游艺风首页--- 杂志频道--2010年11月号---内文
本期精彩内文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
http://www.chinaamuse.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10/11/16 13:51:06 关注: 我要评论

 

现代信息服务业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手段、以信息传输服务、数字内容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服务业,具有发展前景广、综合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特点,是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对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珠三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为科学统筹产业布局,加快扩大产业规模,促进现代信息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决定》,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的空间范围为珠三角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等9个地级以上市。规划期至2020年。
 
一、发展现状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三大领域优势突出。2009年珠三角现代信息服务业收入达到3077.1亿元,占全省的92.4%,其中通信业务收入981.4亿元,软件业务收入1975.1亿元,广电业务收入120.6亿元。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效应逐步显现,“两化融合”成效显著。珠三角作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领域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信息服务对传统产业深度渗透,推动通信设备、汽车制造、机械装备、家用电器等优势传统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快速提升。现代信息服务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效益日益显现,涌现欧浦钢网、中国家具之都网、芒果网等知名电子商务品牌,推动现代商贸物流快速发展。

——布局逐步优化,集聚效应初现。珠三角现代信息服务业产业布局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辐射区,以国家级和省级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园区(基地)为重要载体的产业布局逐渐形成,促进了大型信息服务企业和高端人才的集聚,为产业的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新业务不断涌现。以数字出版和网游动漫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数字出版收入达150亿元。“云计算”服务快速推进,软件即服务(SaaS)在中小企业逐步推广,粤港射频识别(RFID)应用试点率先开展,移动电子商务和数字家庭应用水平居全国前列。

——产业环境逐步完善,产业基础不断巩固。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珠三角网络基础设施达到先进国家水平,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3G+WLAN)的无线宽带基本实现对热点地区的全覆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不断完善。

总体上,珠三角现代信息服务业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也存在一些影响长远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是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分工不细,基本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的同质化低水平竞争状态,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支撑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二是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总体研发投入水平较低,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脱节,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较慢。三是产业区域一体化进程不快。区域资源整合和联动发展机制尚不健全,未能有效支撑区域产业一体化的发展。四是产业发展环境不够完善。投融资机制亟需完善,人才支撑体系和诚信体系有待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融合创新、融合发展为动力,加快发展基础性信息传输服务和集成电路设计两大优势产业,壮大信息技术服务、网络增值服务、动漫与网络游戏三大潜力产业,提升嵌入式软件、工业行业软件、基础软件三大软件产业,培育数字媒体内容、信息资源增值服务、数字设计与文化创意、“物联网”、“云计算”五大新型产业,构建产业一体化布局,建成一批名城、名园、名企、名牌,做大做强现代信息服务业,使之发展成为珠三角的支柱产业。

(二)基本原则。

完善发展环境与优化产业布局相结合;
扶持龙头企业与培育产业集群相结合;
扩大产业规模与提升产业等级相结合;
突破关键环节与健全产业体系相结合。

(三)发展目标。

以现代信息服务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为标杆,将珠三角建设成为全国领先、国际知名的现代信息服务业聚集中心。

1.到2015年目标:

——产业平稳快速增长。珠三角现代信息服务业收入年均增长17%以上,增加值占区域GDP的比重进一步提升,信息传输服务、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法人单位达到5万家,从业人员超过23万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体系基本建成,现代信息服务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产业支撑功能显著增强。现代信息服务业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支撑功能显著增强。软件和通信服务收入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从14%提高到20%;在基础性信息传输服务、集成电路设计和嵌入式软件等领域的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在中间件、工业软件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现代信息服务业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完善,基于“云计算”、“三网融合”、“物联网”、移动商务的应用和信息服务逐步推广,政策环境及人才体系全面优化。建成一批名城、名园、名企、名牌,创建2个以上国家级软件名城、3-5个国家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园区(基地)、2-3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成一批国家级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基地、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音乐创意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集群(园区),建成2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园区、1-2家超百亿元的产业园区、3家以上超10亿元的产业园区。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品牌,培育3家业务收入超100亿元,20家产值超过10亿元的现代信息服务企业。

——产业区域一体化布局基本形成。构建珠江口沿岸(广州-东莞-深圳-珠海)现代信息服务高新产业带,珠三角西中东城市(中山-江门-肇庆-佛山-广州-惠州)现代信息服务融合产业带和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产业一体化布局,推动珠三角成为服务全国、辐射港澳和东南亚、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信息服务业集聚地。

2.到2020年目标:

——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现代信息服务业继续平稳发展,年均增长15%以上,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

——产业支撑地位进一步稳固。现代信息服务业成为珠三角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和通信服务收入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提高到25%。

——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名城、名园、名企成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在全国的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现代信息服务业实现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将珠三角全区域建成无线宽带城市群,全面实现“数字珠三角”。

——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全面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产业体系,实现区域产业一体化协调发展,“珠三角信息服务”品牌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发展重点

面向市场,依托企业,着力巩固两大优势产业,壮大三大潜力产业,提升三大软件产业核心技术,培育五大新型产业。

(一)整合资源,巩固基础性信息传输服务、集成电路设计两大优势产业。

1.基础性信息传输服务业

围绕构建“数字珠三角”,大力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等新型信息传输服务业,优化提升有线宽带、3G+WLAN无线宽带网络服务能力,建设国家标准地面数字电视和数字广播网络。推动有线电视网络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升级,普及数字电视、数字广播业务。推进“三网融合”,积极部署“物联网”建设。强化网络运营商与增值服务商之间的合作,促进电信业务创新。通过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级,改善信息传输服务能力,带动电信运营、设备制造、软件研发、数字内容提供等相关产业发展。

2.集成电路设计业

完善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发展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全流程的高端工具,提升集成电路设计产品测试与认证、标准研究与制定、专利申请与保护等服务能力。着力发展数字音视频、下一代宽带通信、卫星导航、射频识别(RFID)、平板显示驱动和发光二极管(LED)照明驱动、能源管理、工业控制、“三网融合”、电力电子等集成电路产品的开发设计,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产品,支持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推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嵌入式软件企业和整机制造企业的合作,促进产业集聚。

(二)优化环境,壮大信息技术服务、网络增值服务、动漫与网络游戏三大潜力产业。

1.信息技术服务业

加快信息技术服务工具研发和服务产品化进程。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咨询、信息系统运维等服务,促进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向产业链前后端延伸,推动系统集成、测试、数据处理等业务向高端化发展。重点发展服务于政务、金融、通信、交通、制造、出版、物流、教育、房产等行业的信息技术运维、呼叫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数据处理、容灾备份等业务。依托塑料、钢铁、家电、家具、纺织服装、流通等优势传统产业,应用“云计算”技术,构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第三方在线支付服务,将珠三角打造为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2.网络增值服务业

结合网络升级,大力拓展网络增值服务,为公众提供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多样化信息服务。发展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可视电话、手机视频、移动办公、移动商务等移动通信增值服务;建设有线电视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推动三网融合相关业务创新,大力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双向数字电视以及以互动电视为平台的娱乐和商务服务等融合性新业务。面向下一代网络、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开发新型增值服务,拓展服务范围。

3.动漫与网络游戏业

研发动漫制作软件,建立动漫素材库和作品展示平台,提高原创能力,培育动漫创作、动漫传播、动漫衍生品研发制造知名企业,拓展网络、手机等新型传播渠道。建立影视动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影视动画衍生品和软硬件设备的研发。支持网络游戏原创企业加强核心技术开发,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精品,扩大网络游戏产品和服务出口。构建国家级电子竞技中心,开发网络游戏周边产业,形成完整的网络游戏产业体系。推动建立动漫网游产业联盟,整合产业资源,促进版权交易,支持动漫制作软件和网络游戏产品的联合开发与整合营销,促进动漫与网络游戏产业联动发展。

(三)突破重点,提升嵌入式软件、工业行业软件、基础软件三大软件产业发展水平。

1.嵌入式软件

鼓励嵌入式软件企业和整机制造企业加强合作,在移动通信、电子消费、电子医疗、电子物流、LED等优势领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软件,提高对终端设备的配套能力。重点开发电动汽车、船舶电子、数控装置、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机械设备等领域的嵌入式软件。加快嵌入式软件在移动互联网、下一代通信网、“三网融合”的智能终端和“物联网”行业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2.工业行业软件

鼓励软件企业积极研发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业软件,促进工业企业实现研发设计及装备制造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着力突破三维设计、企业级产品数据管理等高端工业软件技术,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开发金融、医疗、通信、电力、交通和物流等行业的整体应用解决方案,加强节能减排领域的软件研发和应用推广。大力发展面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农村信息化、城市及社区信息化的应用解决方案。积极开发基于“物联网”的行业应用软件。

3.基础软件

大力发展云计算中间件、网络中间件、信息集成中间件、商业智能中间件等业务中间件,重点加强面向服务架构(SOA)和业务流程管理的中间件,推动中间件向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两端延伸,提升基础软件发展水平,形成面向行业应用的软件产品体系。发展协同管理办公软件和网络化的中文集成办公软件。着眼网络整体安全,开发信息安全防御、监测、加密、认证、审计等关键产品和服务,发展容灾备份、数字认证、安全风险及运维管理、网络访问管理等技术。优化发展环境,聚集一批国内外领先的基础软件研发企业。支持基础软件企业、应用软件企业加强与整机企业的合作。

(四)把握先机,培育数字媒体内容、数字设计和文化创意、信息资源增值服务、物联网、云计算五大新型信息服务产业。

1.数字媒体内容业

打造数字化影视娱乐传播平台,建设影视娱乐信息库,引进先进数字播放设备,研发影视娱乐制作三维(3D)化、数字化技术,推动珠三角数字影视娱乐业发展。发展面向家庭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的数字多媒体产品,大力发展网络电视、网络音乐、数字影视和数字出版等业务,全面普及推广“数字家庭”。推动数字出版与互联网终端、手持终端相结合,实施数字出版示范工程,带动数字出版产业整体发展。加快发展具有珠三角地域特色的科普百科、医疗卫生、文化休闲、农商物流等主题网站和数字内容产品,推动发展在线视频、虚拟社区(SNS)、微博等新型互动网站,营造和谐文明的网络文化。

2.数字设计与文化创意业

以“两化融合”为契机,加强数字设计与工业软件在产业改造升级方面的合作,重点发展基于数字化的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产品外形外观及包装设计、工业模型与模具设计以及广告和平面设计等数字设计服务业。推动数字设计产业从单一产品设计提升为品牌整体形象设计,形成可提供整体设计解决方案的服务能力。以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为载体,集聚文化创意企业,大力发展数字化视觉艺术、音乐创作等产业,加强软件、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新闻出版、咨询策划、广告会展、时尚消费、娱乐休闲等领域的应用,发展优秀创意产品,提升创意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3.信息资源增值服务

稳步推进电子政务一网通工程,加强电子政务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增值开发机制,支持企业建设和运营便民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政务信息服务进家庭,为公众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提供数字化增值服务。

继续实施“信息兴农”工程,推进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大力发展面向农产品流通、科学种养、生物灾害防治以及农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法制建设等领域的信息服务,扶持农村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新业务发展。

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整合资源,开展知识产权代理、登记、许可、转让、管理、鉴定、评估、认证、咨询、公证、诉讼、预警、培训、市场调查、检索分析等知识产权服务。

建设空间地理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建设向社会公众提供网上应用服务的空间地理公共信息数据库。重点发展卫星导航、电子地图、空间地理定位等信息服务。加快开发海量地理信息快速获取、集成管理、网络共享等关键技术,促进空间地理服务与互联网、手持终端、嵌入式软件的紧密结合,积极推进空间地理信息资源的增值开发和商业化应用。

4.物联网

重点突破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和无线传感器网络软件及系统集成关键技术,以及物联网标准、交换接口等共性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规模化应用。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物联网服务运营产业,培育物联网软件和技术服务业,建立广东物联网产业体系。发展物联网公共技术服务,着力打造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标准检测机构等物联网高端创新平台。加快发展电力、交通、水利、物流、环保、家居、医疗、安防等领域的机器对机器物联网业务,构建物联网技术支撑体系、业务平台和管理平台,创建适应普遍接入的物联网运营环境。

5.云计算

积极发展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等云计算服务,部署建设云计算中心和“公共云”基础服务设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端网络计算服务。加快云计算技术在金融、在线支付、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云计算服务。利用云计算技术和运作模式,探索推动电子政务资源整合。建设珠三角超级计算中心,提高华南地区计算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现代信息服务业产业布局

(一)产业总体布局。

依托珠三角城市产业定位和区位优势,以珠江口沿岸国家级、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城市为重点,优先发展高端新兴信息服务产业,打造现代信息服务高新产业带;以珠三角西中东部产业集群集中城市为重点,大力发展支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信息服务产业,构建现代信息服务融合产业带,形成两个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带。以广州、深圳、珠海等3个具有区域要素集聚优势的城市为中心,辐射带动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的产业和技术提升。从总体上构筑“两带集聚、三圈拓展”的产业发展布局,推动产业梯度集聚,重点建设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六大支撑载体,将珠三角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国际现代信息服务产业集聚基地和全国产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二)两带集聚、三圈拓展。

1.两带集聚

在珠三角发展以高端新兴信息服务和支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信息服务为特色的两大产业集聚带,强化产业带之间和城市之间合作,形成两带产业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协调发展格局。

珠江口沿岸现代信息服务高新产业带:在广州—东莞—深圳—珠海等珠江口沿岸地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以及面向智能电子等产品的高端嵌入式软件业,推动软件研发企业向国家级、省级软件产业基地集聚;优先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和基于“物联网”的行业应用软件和信息服务;大力发展空间地理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移动商务;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传输服务业,培育壮大基于“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的新型增值信息服务;创新发展云计算服务;推动发展数字媒体、动漫与网络游戏、文化创意等数字内容服务业。加强粤港澳信息服务合作,促进新一代网络经济发展,形成全国乃至国际重要的高端新兴信息服务产业集聚地。

珠三角西中东城市现代信息服务融合提升产业带:在中山—江门—肇庆—佛山—广州—惠州等珠三角优势传统产业相对集中的城市,着重布局以服务汽车、电子、石化、船舶、钢铁、医药及机械装备等产业为重点,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物流仓储、商贸流通的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支撑家电、家具、五金、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工业软件和嵌入式软件业;大力发展支撑产业集群技术、能级提升的行业和区域公共信息技术服务。建成全国“两化融合”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全国重要的产业信息技术高端服务中心。

2.三圈拓展

广佛肇经济圈:以广州为中心,依托区域产业和资源集聚优势,共享产业创新资源,在高端软件研发、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服务和物流信息服务等方面扩大和深化合作,推动区域“两化融合”,合力打造国际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创新高地,形成国际知名信息服务品牌。

深莞惠经济圈:以深圳为中心,依托区位、产业和技术创新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信息平台对接,重点发展支撑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升级和技术创新的信息服务,强化国际信息服务外包合作,共同推动基于“物联网”的信息服务,合力构建国际现代信息服务创新型城市群。

珠中江经济圈:以珠海为中心,深化珠海、中山、江门三市的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协调和合作,重点发展行业应用软件、数字媒体、动漫游戏游艺和电子商务,对接港澳、服务粤西,打造区域信息服务中心,带动特色信息服务产业优化提升。

(三)构建六大产业支撑载体。

1.建设一批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名城

——打造国家级软件名城和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支持广州、深圳、珠海和中山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广州重点创建以新型网络增值服务、数字内容服务、装备制造数字化和电子商务服务为优势产业的综合服务型软件名城。深圳着力创建以通信服务、互联网产业和软件出口为优势产业的国际化、创新型软件名城。珠海、中山着力创建以数字娱乐、游戏游艺、行业信息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等为优势产业的特色软件名城。广州、深圳加快建设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创建国际外包服务品牌。珠海、佛山、东莞等基础较好的城市,争创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发展现代信息服务特色产业城市:促进区域内城市产业错位发展,加快各市形成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东莞突出发展支撑电子信息产业优化升级和技术创新的信息技术服务,加强招商引资,打造国际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承接基地。佛山借助广佛同城化进程,创建全国网络创新创业孵化中心、“两化融合”示范城市和全国重要的空间地理信息服务和卫星导航产业基地。惠州围绕电子信息和石化两大优势产业,发展支撑产业创新的信息服务业。中山重点建设健康医疗信息服务区,发展国际健康医疗信息服务外包,打造动漫游戏游艺产业集群。江门重点发展支撑绿色(半导体)光源、摩托车、电声器材、水暖卫浴、造纸等产业的信息服务业,提升产业电子商务服务能力。肇庆着重发展面向优势传统产业和特色转移产业的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信息技术服务业。

2.建设一批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名园

——打造国际一流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发展壮大广州、深圳、珠海国家软件产业(软件出口)基地,打造珠三角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国家音乐创意产业基地等国家级产业基地,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创新基地管理机制,提升产业集聚能力,争取更多的国家级产业基地落户珠三角,吸引符合产业导向的高端项目落户基地,不断壮大产业规模。

——发展省级现代信息服务业专业化产业园区:大力发展广州天河“超级计算机服务与应用聚集区”、广州科学城“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专区”、珠海高新技术开发区“软件与数字娱乐产业专业化园区”、佛山南海网络创新创业集聚区、东莞莞城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园等省级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园区,在珠三角各类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内,建设特色鲜明的省级专业园。将省现代信息服务业产业化基地(番禺)、广州科学城广东软件科学园、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佛山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山广东健康医疗信息技术服务区、江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建设成为各具特色的现代信息服务业聚集区。

3.培育一批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名企、名牌

——培育国际知名现代信息服务企业:在珠三角具有产业优势的领域,培育一批具备核心技术和较强创新能力的知名龙头企业,发展一批中国软件百强企业和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打造广东信息服务百强名企。以促进珠三角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培育一批“两化融合”信息技术服务标杆企业。重点发展一批实力强的信息系统集成、信息工程监理服务、信息系统运维服务企业。

——培育国际知名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品牌:鼓励企业不断通过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市场推广、支持服务等方式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新型网络增值服务、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射频识别(RFID)、卫星导航、空间地理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数字家庭服务、动漫与网络游戏、工业设计等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知名的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品牌。

4.建立一批现代信息服务产业联盟

——建设现代信息服务技术创新发展联盟:以推进关键技术创新为目标,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主体,在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数字家庭服务、动漫游戏等重点领域建立一批现代信息服务技术创新发展联盟。通过技术创新资源集成、关键技术联合开发、知识产权互惠共享等方式,形成技术攻关合力,突破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和国外知识产权壁垒,为产业整体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现代信息服务应用联盟:以行业应用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服务业上下游纵向协作企业、传统产业横向关联企业为主体,在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电子商务、数字设计等方面建立一批现代信息服务应用联盟,促进产业间渗透融合和市场供需双方的沟通衔接。

5.打造一批信息服务新业态示范工程

——“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促进物联网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加快建设南方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支持电信运营商建立机器对机器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发展珠三角智慧物流、智能制造、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水利、智能安全、智能环保、智能市政、智能商务、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示范工程。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物品电子编码和RFID标准的制订,加强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积极推动国际物联网应用合作。

——“三网融合”服务示范工程: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加快推进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支持深圳市开展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支持珠三角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各运营商加快网络升级改造,加强网络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积极推动各类增值业务融合。支持三网融合业务在文化教育、社会服务、生产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支持企业及相关机构参与三网融合国家标准体系建设。

——“云计算”服务示范工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云存储、云服务、云安全等核心技术,建设“公共云”基础服务设施,提升珠三角云计算服务能力,重点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等市建设云计算中心,加快发展“云计算”服务。

——“数字出版”示范工程:扶持重大数字出版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出版流程数字化再造、数字出版服务及管理平台、出版资源智能化数据库、新媒体形态探索和内容建设、网络游戏动漫出版、出版物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内容处理技术研发应用等核心工程项目建设,优化省数字出版产业的主体构架,提升全省数字出版生产能力和传播能力。

6.建设和完善一批软件和信息服务平台、中心

——打造珠三角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支撑平台:重点建设广州、深圳、珠海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珠海南方数字娱乐公共服务平台和珠三角软件产品检测中心。大力提升省LINUX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省嵌入式软件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等机构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一批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服务外包公共支撑服务平台和嵌入式软件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国家级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相关公共技术开发、测试、集成验证平台落户珠三角。

——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依托珠三角塑料、建材、家电、钢铁、石化等行业,建设一批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打造珠三角国际化产品交易指数,壮大电子商务服务业。建设安全、快捷、方便的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发展在线支付增值服务。培育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市场,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促进专业市场开展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扶持中小企业移动上网和应用移动电子商务。开展粤港数字证书互认和电子商务合作,促进粤港企业和个人开展网络贸易。

——建设国产软件及行业解决方案体验中心:面向珠三角钢铁、汽车、船舶、电子信息、石化、纺织等产业,在相关产业集群中部署建设行业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体验中心,推广国产优秀行业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

——建设高性能计算中心:在广州、深圳等具备发展条件的城市,建设高性能计算中心、网格计算平台、大型数据中心和容灾备份中心,大力发展面向华南地区的高端网络计算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充分发挥省现代信息服务业联席会议制度在宏观指导、统筹协调方面的作用,制定加快产业发展的重大规划和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推进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推进各地的产业协作,优化产业基地和重大工程项目的布局,制定促进区域产业共同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区域产业融合和市场融合。建立规划落实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对各地各有关部门落实国家和省相关政策情况加强监督检查。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健全产业政策体系。研究制定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业重点园区、企业、产品的认定办法和相应扶持政策。珠三角各地政府和省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在招商引资、技术改造、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省税务部门要抓紧牵头制定落实有关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操作办法。文化部门研究出台文化创意产业指导意见及扶持政策。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出台相应的产业激励政策和措施。

2.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重大专项扶持资金的支持。充分利用我省现有相关专项资金加大对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现代信息服务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壮大。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保持财政投入的连续性,强化财政投入的导向性。鼓励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市设立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

3.制定实施产业化应用促进计划。研究制定本地软件和信息服务的应用促进计划。大力支持传统行业企业与本地信息服务业企业联合进行技术改造。

4.加强市场监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规范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市场及信息资源市场,坚决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行为,鼓励企业进行核心专利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三)强化行业管理。

加强统计分析,优化产业管理,逐步建立完善现代信息服务业统计和评估体系,加强产业宏观运行数据的采集、跟踪、监控与分析,为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支持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相关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建立和完善包括信息咨询、技术交流、监理和人才培训等行业服务体系,开展产业宣传、产业统计、产业研究等服务,提升行业支撑能力。

(四)积极培育拓展信息服务市场。

积极推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加快将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外包,培育和壮大我省信息服务市场。鼓励企业积极开发面向不同对象的信息服务,提高社会公共信息服务能力,降低信息服务成本,促进大众化信息服务消费。完善风险投资进入及退出机制,建立健全担保体系,吸引社会资本和外国资本投入信息服务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信息服务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鼓励企业开展并购重组。

(五)完善人才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高等院校相关学科和课程设置;加强产学研用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支持校企联合开展定制式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加大职工培训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完善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企业运用期权、股权等激励方式稳定高层次人才。启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工程”,提高企业薪酬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珠三角对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

 

附表:
 
重点产业基地和项目布局表
 
地区
重大项目和基地
省级部署
省级现代信息服务业专业化产业园区
广东南方现代物流信息公共平台
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广东动漫游戏产业集群、广东动漫(玩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广东国际动漫城
广东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广东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广东国家音乐创意产业基地
广东软件科学园(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南方基地”
中国电信“亚太信息引擎(IDC)”
中国联通“中国联通国家数据中心”
广州
天河软件园(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广州))、广州科学城、黄花岗信息服务园、广东省(番禺)现代信息服务业产业化基地、广东省(番禺)RFID产业园、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
广州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广东动漫游戏游艺产业集群番禺基地、广州创意产业基地、广州国家级工业设计产业(示范)基地、广州TIT创意产业园、广州北岸文化码头
中国移动南方基地、中国电信亚太互联网数据中心
深圳
深圳软件园(国家软件产业出口基地)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
深圳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深圳国际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珠海
珠海南方软件园(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珠海))
珠海南方文化产业园
 
佛山
广东(佛山)软件产业园、广东省RFID产业(佛山)基地、佛山南海云计算中心
中国南海(国际)工业设计基地、广东工业设计城、国家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顺德)基地、佛山创意产业园、石湾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
江门
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广东影视动漫基地
江门市现代信息服务业园
江门市RFID技术应用示范基地
东莞
东莞松山湖云计算电子信息创新平台
东莞松山湖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东莞市网络新媒体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
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东莞分中心)
东莞大朗镇现代信息服务业园
东莞市国际商贸平台
“东莞制造”电子商务平台
中山
中山健康医疗信息服务区
广东动漫游戏游艺产业集群中山基地
广东(中山)软件和数字家庭产业孵化基地
中山特色产业集群电子商务平台
新一代(3D)体验式电子商务平台
中山市RFID技术应用示范基地
中山市新光源(OLED)示范园区、中山市新显示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园区
中山市嵌入式软件园
 
惠州
惠州仲恺高新区节能降耗公共信息服务园区
惠州光电显示产业基地
惠州现代信息服务业基地(清华同方信息港)
惠州电子商务服务产业基地
惠州软件科学园
物流网全国物流协同平台
肇庆
肇庆中巴软件园
肇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服务区
影视动漫技术创作服务中心
 

 

当前第1页 第一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最后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热线电话:020-61847526
服务邮箱:server@chinaamuse.com
游艺风电玩资讯网 版权所有 2003-2020 粤ICP备08000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