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导航游艺风首页 | 资讯 | 机台 | 游艺风社区 | 图片频道 | 展会信息 | 游艺风英文站
当前位置: 游艺风首页--- 杂志频道--2009年6月号---内文
本期精彩内文
努力提高发展文化产业的四项能力
http://www.chinaamuse.com  作者:游艺风编缉部 发布时间:2009/6/18 14:39:45 关注: 我要评论


国家明确着力发展九类重点文化产业,特别是动漫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要以健康繁荣为目标,提高推动发展文化产业的能力。


在游戏方面,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游戏运营、消费模式和游戏规则。



要推动产业集聚,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提高集约化经营的能力和水平,扶持连锁经营、规模化、大众化发展。


要建设重点文化产业带,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多数省市已经制定的文化产业规划或政策都把动漫产业列为重点,国家明确着力发展九类重点文化产业,特别是动漫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动漫、电子游戏、网络游戏等一系列新的文化娱乐方式首先是引进的产物,在开放与管制的问题上,必须以我为主,以促进而不是削弱民族文化的竞争力为标准,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对需要进行总量控制的电子游戏机和网吧,管理部门则应及时发布过剩和数量控制的预警信息,引导社会投资方向,应努力提高“推动发展、引导发展、服务发展、调控发展”等四项能力。


近年,《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曾运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力优势理论,以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辅助产业、文化企业战略、政府行为等五大要素系统为理论模型,对中、美、英、德、法、俄、意、加、日、印等15国文化产业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排名前五名的是美、英、法、德、加,而中国排在最后一名。从五大要素竞争力排名看,我国需求状况、企业战略和政府行为要素竞争力均排在15位。而一份对专家学者的调查问卷也显示,影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文化体制和政策。另一方面,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主要靠政府推动。因此,研究文化产业发展与政府执政能力的关系十分重要。当前文化市场的主要矛盾是文化产业的有效供给不足,因此,要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各级政府就应当把发展文化产业和繁荣文化市场作为文化工作的重点,努力提高四个能力。

以健康繁荣为目标,提高推动发展的能力
(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
在文化产业发展初期采取政府行为,制定文化发展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这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后发国家的成功经验。中国的建设要统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统筹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更需要明确的发展蓝图和路径。
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抓好文化产业体系建设,重塑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门类,培育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所增加。文化部《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是:文化产业较快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性和区域性影响的民族文化品牌。文化产业年增长速度达到15%以上,到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5%以上,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一番。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比较完善,文化市场体系比较健全,基本形成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
规划是用于影响市场的政府行为,要影响市场的哪些环节和方面,如何发挥影响,需要十分谨慎。制定规划需要科学的可行性研究,在横向比较中明确自身定位,避免在规划上的地方政府竞争和雷同攀比。据了解,多数省市已经制定的文化产业规划或政策都把动漫产业列为重点,就像当年各地发展汽车和钢铁一样,这是不明智和有害的。到市县一级,由于可配置的资源相对较少,搞规划就更难,也没有必要,倒不如搞政策指引更灵活。此外还要看到规划的执行需要许多细化措施,特别是立法、资金的保障。
(二)积极改革创新,解决发展重点和难点
1、抓住新兴产业。国家明确着力发展九类重点文化产业,特别是动漫产业和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随后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由文化部牵头的部际联席会议,目前发展势头良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要让网络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并把建设先进网络文化作为国家信息化发展的九大战略重点之一。
2、振兴传统产业。要以新技术、新营销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
3、培育文化市场主体。着力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提高国有文化企业竞争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11家文化企业在A股市场上市、2家文化企业在H股市场上市。2010年前国有独资文化企业要基本完成规范的公司制改造。
4、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有形产品市场建设比较容易见成效,动漫市场,娱乐市场等等,但是要素市场如说版权、技术、人才的问题,过去重视不够。今后要加强文化要素市场的建设,特别是文化市场融资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最为紧迫的任务。国内资本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深入研究,投资兴趣不大或投资不当,而一些国外风险投资基金却乘虚而入,收益极大,已经控制了我国一些重要文化企业。如任其发展势必对国家文化安全构成威胁。特别要建立健全针对新兴和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应对外资的冲击,促进产业的发展。

以创新精神为动力,提高引导发展的能力
十七大报告提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文化产业发展要创新理念和方式,更多地使用用软手段软力量,通过表彰、奖励、舆论、评论、对话、市场干预措施等方式贯彻内容导向。
(一)引导价值取向。发挥表彰奖励的正向激励作用。设立“国家文化杰出贡献奖”,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对优秀作品和人才的奖励要尊重民意和市场,因为大多数人的愿望和需要就是发展方向,无论是政府还是专家都不过是要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个方向并加以引导,而不能背道而驰。改进奖励思路和办法事关执政为民,因为公认的优秀作品和人才在政府奖项中的失落,其实是政府民意的失落。
发挥市场监管的规制作用。内容管理是文化市场管理的核心。当前,要加强对市场中出现的新趋向的研究与引导。扶持民族原创、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打造一批原创文化品牌,抵制低俗之风。在游戏方面,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游戏运营、消费模式和游戏规则,加强对游戏企业的指导,引导发展益智休闲类游戏及适合未成年人学习、娱乐需求的游戏。用好当代艺术推广资金。
发挥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制造了“世界”,主流媒体应当担当起传播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作用。传播就是方向,传播就是市场,传播就是力量。
(二)引导投资方向。主要是市场准入与财税政策。2004年10月,文化部下发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2005年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对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做了进一步的引导和规范;文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的意见》, 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八部门《关于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若干政策》。对需要进行总量控制的电子游戏机和网吧,管理部门则及时发布过剩和数量控制的预警信息,引导社会投资方向。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设立专项资金最早的是2003年由云南省政府设立的每年1500万元的专项资金。此后,每年都有大量地方政府加入到设立专项资金的行列中。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已经设立了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省会城市也大都设立了市一级的专项资金。
(三)引导经营方式。推动产业集聚,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提高集约化经营的能力和水平。 扶持连锁经营、规模化、大众化发展。全国文化市场连锁各类连锁单位已达1.2万个,娱乐场所连锁单位300个。政府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政策促进经营业态创新。
    
以转变职能为基础,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
十七大报告提出,“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创造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一)加强行政指导,服务经营活动
改革文化管理体制,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推行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建设。加强中央部门的协调,防止政出多门。2008年中央要求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推行文化领域综合管理和文化市场统一执法,有利于在地方建设大文化部门体制。在此基础上起草《文化产业促进法》、《文化市场管理法》,使经营和管理有更高层次的法律可依,并且要在所有制结构多元化、打破部门和地区垄断、文化产品内容的分类管理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从而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开展信息服务,构建统一、高效、便捷的文化产业和市场信息网络。
(二)严格行政执法,维护市场秩序
通过执法维护文化市场秩序是政府的重要职责,目前全国已成立省、地、县三级文化市场执法管理机构3706个,共有执法人员20797名。国务院确定的文化部新“三定”方案,明确文化部指导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推动副省级城市和地市级以下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执法力量的整合,对文化领域的经营活动进行行业监管,这是2004年以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深化。要坚决打击非法经营活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防止违法文化产品进入市场流通,净化文化市场。保护知识产权,推进文化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把未成年人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优先予以解决。
(三)发挥行业协会积极作用。
一些行业协会起到了企业和政府难以发挥的作用,目前文化领域的学会和研究会比较多,与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行业协会少。有的协会涵盖面过宽,不够专业,缺乏人才,影响力不大。政府要信任协会,舍得“分权”,当前要推动和帮助成立相关协会。到2010年完成文化领域各种行业组织的建设和改造,实现政府部门与行业组织分开。
(四)建设行业标准体系。
我国的标准化工作进程迟缓,最突出的问题是标准数量不足,并且严重老化。标准缺失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安全问题,而且还对市场秩序的规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也让我国企业在日益活跃的国际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过去在物质产品中标准体系建设比较快,在文化产品特别是文化服务活动中标准的问题没有受到重视,现在刚刚开始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今后要制定一批文化领域涉及安全、工艺、功能、检测的技术规范和服务标准。
(五)建设技术支撑体系
加强数字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丰富表现形式,拓展传播方式。推进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加快文化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学会运用高技术发展和管理文化产业与市场。建设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全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管理等系统,推进文化市场电子政务工作。
    
以科学管理为手段,提高调控发展的能力
(一)基本原则:正确处理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一定要把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放在第一位,尽可能少的使用行政干预手段。政府起推动和引导作用,企业和市场起主导作用。企业能做的行业不做,行业能做的政府不去做;地方政府能做的,中央政府不去做。反过来说就是,企业和行业做不了的,政府应当做。如打击侵权盗版、培育市场等,政府要履行职责。让市场和政府两只手都到位而不越位。
(二)总量问题。政府直接控制市场主体特别是竞争性行业中企业的数量,控制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这是对市场的巨大伤害。近年来转变文化市场宏观调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从以行政手段和直接管理为主转移到以经济、法律手段和间接管理为主上来,具体来说体现为从注重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总量、结构的直接控制转移到对文化市场总量、结构的间接调节。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有的行业停止审批,使经营缺乏活力,需要总结和改进。
(三)产业布局和结构。国家明确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强省、强市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形成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建设重点文化产业带,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农村文化市场存在发展滞后和管理滞后的双重矛盾,必须及时加以重视和解决。这几方面都应当尊重市场规律,政府到位而不越位。
(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问题。1979年,广州东方宾馆开设了国内第一家音乐茶座,成为我国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兴起的标志,文化产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和壮大。动漫、电子游戏、网络游戏等一系列新的文化娱乐方式首先是引进的产物。在开放与管制的问题上,必须以我为主,以促进而不是削弱民族文化的竞争力为标准,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一方面要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只有在开放和交流中才能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当前第1页 第一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最后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热线电话:020-61847526
服务邮箱:server@chinaamuse.com
游艺风电玩资讯网 版权所有 2003-2020 粤ICP备08000737号